世界早產兒日
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報告顯示,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,其中我國每年早產兒約110萬。
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,采取有效行動,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,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吁,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。
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“母乳喂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· 賦能”。早產可怕嗎?面對早產寶寶需要注意什么?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于早產寶寶那些事兒~
01 什么是早產兒
早產兒尚無統一的定義,目前我國多把胎齡<37周(259天)出生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,這一定義不考慮體重。
國外早產兒多指孕周滿20周至不滿37周,體重在500g至不足2500g者。其中,孕周不滿32足周者稱極早產兒。絕大多數早產兒出生體重均低下:
由于早產兒自身的解剖生理特點所決定,一些疾病的發生率較高,死亡率也較高,達12.7%~20.8%,遠高于足月兒。
02 早產寶寶如何護理?
1.正視寶寶的病情,積極掌握相關知識,既有充分的心理準備,又能保持樂觀的心態。
2.寶寶出院后如果出現體溫波動、黃疸加重、呼吸急促、面色青紫、吃奶差等異常表現,應及時就診。
3.剛出院的早產兒,需要一個安靜、舒適、安全的環境,室溫24~26°C、空氣濕度55-65%左右為宜。在寶寶身體健康的情況下,適當開窗通風讓孩子體驗晝夜、季節的變化。
4.預防感染是早產兒出院后的重要環節,減少親朋好友探訪,接觸寶寶前要洗手,寶寶用品需消毒后使用,寶寶的衣物應勤洗勤曬,護理寶寶者如有身體異常應及時隔離。
5.關于母乳喂養
母乳給早產寶寶最好的營養:研究顯示,早產母親的乳汁里除了含有大量的抗體、生物活性成分,能夠幫助寶寶抵抗感染之外,還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礦物質,更利于早產寶寶的快速生長。與足月母親的乳汁相比,早產母親的乳汁含有較低的脂肪和乳糖,更易于消化吸收。
但是!根據個體化差異,新生兒科醫師會指導給予不同喂養方式,所以出院后也應當前往兒科??漆t院新生兒門診或者營養門診隨訪孩子生長發育的情況。監測生長情況在早產兒的生長管理中是至關重要的一步。
6.關于袋鼠式護理
在寶寶能夠吮吸之前,袋鼠育兒法的肌膚相親能夠安撫寶寶,有助于穩定早產寶寶體溫等生理指標,同時也幫孕媽媽們產更多的奶
袋鼠式護理(Kangaroo Mother Care,KMC)又稱“皮膚接觸護理”(Skin-to-skin contact),是指產婦以類似袋鼠媽媽將小袋鼠養育在育兒袋的方式環抱著嬰兒,將只穿尿褲的嬰兒放在產婦裸露的胸腹部,進行皮膚對皮膚接觸的一種護理方式。
03 準媽媽們應該如何預防早產
準媽媽們要盡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免疫力,避免感染的發生,還有就是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,比如說酗酒、抽煙等等。希望準媽媽們,如果有不良習慣,或者嗜好的話,要在孕期盡量的避免它。